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样病变、胆石症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摘要:对11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经病理证实为胆囊癌26例,其中22例伴有胆石症,随访存活3~9个月23例,生存1~5年3例,结果表明,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样病变、胆石症关系密切,又好发于老年女性,故提出对患有胆囊息肉样病变、胆石症的50岁以上女性,作预防性胆囊切除,可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胆囊癌之目的。

关键词:胆囊肿瘤;胆囊疾病;胆石症;病理学

随着B超在胆道内科中的应用、胆囊癌、胆囊息肉样病变,胆石症检出率明显升高,但临床早期诊断及区别胆囊良恶性病变仍较困难,迫切需要找出临床病理关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为此,我院对11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制定早期诊断治疗胆囊癌方案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1985~1996年本院手术切除胆囊息肉样病变118例,男性68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44.6岁,其中38~69岁最多。118例中84例(71.2%)无自觉症状,在体检时由B超检出。34例(28.8%)不同程度右上腹疼痛、包块、黄疸等。

本组在施行胆囊切除术中,经病理冰冻切片证实为胆囊癌26例。均作了扩大手术范围和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存活3~9个月23例,生存1~5年3例。

2检查结果

2.1B超检查胆固醇性息肉65例,炎性息肉16例,腺瘤样增生10例,腺瘤19例,提示胆囊癌8例。伴有胆石症59例。

2.2病理检查

2.2.1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特点

①胆固醇息肉58例,外观黄色,乳头状,有纤细蒂,易摘落。镜下:上皮立方形,见较多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

②炎性息肉9例,灰白色,壁厚,镜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③腺瘤样增生8例,腺瘤17例,粘膜粗糙,见黄色疣状,乳头状物。免疫酶标记:CEA(-),MC5(-)。

2.2.2胆囊癌的病理特点26例胆囊癌均为病理冰冻切片检查证实,其中22例伴有胆石症。年龄44~79岁,平均56.9岁,>50岁占88.5%.性别:男5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4.2.乳头状腺癌16例,浸润型腺癌10例。胆囊壁不同程度增厚,变硬,粘膜粗糙,癌肿与周围组织粘连并见肿大淋巴结,切面灰白色,小者1cm×1.5cm,大者2cm×3.5cm.镜下:癌组织分化好者有规则腺腔,癌细胞核深染,有散在核分裂象;分化差的出现瘤巨细胞。26例胆囊癌组织中见到多少不等的肠上皮化生的杯状细胞,免疫酶标记:CEA呈灶性阳性;AB-PAS和Calling阿尔辛蓝醛复红染色,酸性粘液和硫酸粘液出现散在阳性。

3讨论

3.1胆囊癌与发病年龄、性别及B超诊断的关系

在本组病例中,平均发病年龄以胆固醇性息肉组最年轻,其次为炎性息肉组,肿瘤组偏向老年,非肿瘤性息肉与肿瘤性息肉的年龄相比,前者较年轻,后者较年长,平均年龄51.8岁。性别无差异。胆囊癌发病年龄>50岁占88.5%,男性5例,女性21例,男女之比为1:4.2,略高于文献报道[1]。

本组B超诊断提示胆囊癌8例,看来目前B超诊断息肉样病变,胆石症的准确性较高,但鉴别病变的病理性质还很难。

3.2胆囊癌与胆石症、胆囊炎的关系

本组病变中,胆石症、胆囊炎发生率分别为64.1%和84.6%.胆石症、胆囊炎能否作为病因,目前有研究表明,在胆结石内含有酸性粘液,尤其是硫酸粘液增多,在形成结石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本组所观察有肠上皮化生的杯状细胞内含这种粘液。DeBoer等报道,在胆囊癌内发现有肠粘液抗原,证实有结石的胆囊粘膜癌变。Laitio研究发现,不典型增生主要来自于肠上皮化生,是癌前病变。结石组胆囊粘膜以不全肠化为主,并在高分化胆囊腺癌中见到恶性杯状细胞的组织结构。上述研究表明,炎症促使胆囊粘膜分泌硫酸粘液增多,形成结石率高,结石刺激胆囊粘膜发生癌变。所以胆囊癌与胆石症、胆囊炎关系密切。而胆囊癌又好发于老年女性,故认为对患有胆石症、胆囊炎的>50岁的女性,有反复发作史者,作预防性胆囊切除,对于胆囊癌具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之意义。

3.3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病理关系

本组非肿瘤性病变中,以胆固醇息肉多见,均无潜在恶变的可能;肿瘤组中的胆囊腺瘤是否作为癌前病变受到临床病理工作者的重视。Kozuka等通过临床病理研究提示,所有胆囊原位癌均伴有腺瘤样成分,在浸润性腺癌中常残存腺瘤组织;随着腺瘤恶变的进展,病灶逐渐增大,从良性到恶变再到浸润性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人的平均年龄逐渐增大。腺瘤和腺癌女性占多数。所以组织学上存在瘤向癌转变的病理过程。本组发现乳头状腺瘤恶变为乳头状腺癌14例;浸润性腺癌中仍残留腺瘤成分的9例,支持上述观点。

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较难,病人一旦发现右上腹疼痛、包块、黄疸和进行性消瘦等,很可能已是胆囊癌的晚期,很难获得根治。本组经病理确诊后随访,存活3~9个月23例,生存1~5年3例,26例胆囊癌病人生存5年内全部死亡。本组除3例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侵犯浆膜和邻近组织,转移到肝门淋巴结。但无一例发生远处转移。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