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答疑周刊》2020年第51期

【中医基础理论】

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A.脾主运化水液

B.脾主运化水谷

C.脾气主升

D.脾主统摄血液

E.脾喜燥恶湿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B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B。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要指脾吸收水谷之精生成脾精,脾精之浓厚者化营化血,轻清者化卫化气。

故本题答案选B。

【中医诊断学】

下列关于谵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

B.神识清楚,语言错乱,语后自知的症状

C.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D.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叫骂詈,登高而歌的症状

E.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A?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A。

谵语是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属实证,多因邪热内扰神明所致,多见于温热病邪内入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等。

故本题答案选A。

【中药学】

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

A.麻黄、桂枝

B.紫苏、生姜

C.细辛、白芷

D.荆芥、防风

E.羌活、独活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D?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D。

荆芥可用于外感表证。其药性较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或风热表证,均可广泛使用。防风可用于外感表证,常与荆芥相须为用,还可用治风热表证。

故本题答案选D。

【方剂学】

清热剂应用时需注意

A.热邪在气可先治血

B.真寒假热证,可用清热剂清解在表之热

C.清热剂中忌配用醒脾和胃之品,以免伤阳碍胃

D.采用热药凉服的反佐法

E.屡用清热之剂而热势不退者,可改用甘寒滋阴壮水之法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E?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E。

清热剂使用时需注意:

(1)邪热在气则清气,入营血则清营凉血,热盛于脏腑则需结合脏腑所在的部位选择方药。若热在气而治血,则将引邪深入;若热在血而治气,则无济于事。

(2)辨明热证真假,勿被假象所迷惑。如为真寒假热之证,不可误投清热剂。

(3)辨明热证的虚实。应注意屡用清热泻火之剂而热仍不退者,当改用甘寒滋阴壮水之法,阴复则其热自退。

(4)权衡轻重,量证投药。热盛而药轻,无异于杯水车薪;热微而药重,势必热去寒生;对于平素阳气不足,脾胃虚弱,外感之邪虽已入里化热,亦应慎用,必要时配伍护中醒脾和胃之品,以免伤阳碍胃。

(5)对于热邪炽盛,服清热剂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温热之品,或采用凉药热服的反佐法。

故本题答案选E。

【药理学】

下述哪种药物使用过量时,易致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A.去甲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麻黄碱

D.间羟胺

E.肾上腺素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E?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E。

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烦躁、头痛和血压升高等,有诱发脑溢血的危险,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

故本题答案选E。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