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料: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治疗和疗效标准

一、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以控制和减轻血红蛋白尿发作,强地松20~30mg/天。

2抗氧化物质:维生素E(阿魏酸钠)

3贫血治疗:促进骨髓造血药物(康力龙6-12mg/天)(G-CSF100-300mg/天皮下注射,EPO3000-10000u/天,皮下注射)适量补充造血原料(如补充铁剂,剂量宜小);酌情输血,输血本身有时可引起溶血,最好输入经生理盐水洗涤的红细胞。

注意并发症处理:感染、血栓、胆石症、肾功能衰竭;

4持续严重溶血发作者可短期试用:强的松40mg/d,瘤可宁2mg/d;或环磷酰胺200mg/d,或隔日。频繁输入洗涤的红细胞。

二、疗效标准

考虑到PNH的个体差异较大,判断疗效只能在患者原有基础上进行;由于病情缓和,病情可有自然变化,因此,观察期不应少于一年,才能进行前后比较,建议标准如下:

1近期痊愈:一年无血红蛋白尿发作,不需输血,血象、网织红细胞均恢复正常;

2近期缓解:一年无血红蛋白尿,不需输血,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3近期明显进步:病情分级中任何一种进步2极,如血红蛋白升2极,血红蛋白尿发作减少2极;

4近期进步:病情分级中任何一种进步1级,或者其他客观检查有进步;

5无效:无变化或有恶化。

(观察期达5年以上可除去近期二字;判断治疗效果时必须排除病情的自然波动)

三、注意事项

1注意诱发血红蛋白尿或使贫血加重的原因;

2诊断前多次复查上述诊断性试验;

3多次查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特别是发作前后的比较);尿含铁血黄素及尿潜血(特别是晨第一次尿);

4注意血清铁蛋白、叶酸水平;

5有条件可作BFU-E、CFU-E、CFU-GM检查及染色体检查;

6注意出血、血栓栓塞、胆结石等并发症;

7注意试验误差,及设阴性、阳性对照;

8注意与再生障碍性贫血、MDS的鉴别及转化。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