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传染源
实施传染病管理法
1、传染病报告制度
2、患者隔离
3、接触者检疫
4、病原携带者的检出、治疗与隔离
5、有病动物的处理:消灭或治疗
将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5种:
甲类(2种):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
乙类(24种):为严格管理传染病,要求于发现后12小时内上报。
丙类(9种):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应向有关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疫情,或仅在监测点上进行监测,在监测点内按乙类传染病方法报告。
二、切断传播途径
1、选择起主导作用的措施
2、一般卫生措施㈢消毒、杀虫
三、保护易感人群
1、预防接种:主动及被动免疫
2、个人防护,改善居住条件
3、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