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料:肠梗阻的分类及症状表现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通俗地讲就是肠道不通畅。这里肠道通常是指小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急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在急诊室可经常遇到。由于种种原因,死亡率仍较高,约为5%~10%;若再发生肠绞窄,死亡率可上升到10%~20%。

一、按梗阻的原因分为:

1. 机械性肠梗阻

2. 非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 、缺血性肠梗阻)

二、按肠壁血供情况分为:

1. 单纯性肠梗阻: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

2. 绞窄性肠梗阻:在肠腔阻塞时,腔壁因血管被绞窄而坏死;

三、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

1.小肠梗阻:又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和低位小肠梗阻;

2.结肠梗阻:

四、按梗阻程度分:

1. 完全性梗阻;

2. 不完全性梗阻。

五、按起病缓急分:

1. 急性肠梗阻

2. 慢性肠梗阻

必须指出,肠梗阻的分类是为了指导临床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不同。此外,肠梗阻的类型,可随病理过程的演变而转化,不是固定不变的。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

1.腹痛

2.呕吐

3.腹胀

4.排便排气停止

5.休克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