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料: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属于精神分析理论范畴,由弗洛伊德提出,防御机制发生在潜意识中,实质是对现实的歪曲,正常人不会经常和单一地使用某种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分为4种类型:

1.自恋型(精神病性):例如,否认机制是指完全否认现实,采取“眼不见为净”。

2.神经症型:

(1)转移机制是指对某人情感转移到他人身上,采取“迁怒于人”,心理治疗中的移情是特例。

(2)合理化机制是为摆脱痛苦而给自己找理由,采取“知足常乐”或“傻有傻福”的想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机制,还有“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

(3)反身形成机制是将不能表达的冲动采用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现,采取:“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策略。

3.不成熟型:

(1)退行(化)机制是采用幼儿时策略应对现实挫折,如“已经不尿裤的孩子又像幼儿一样尿裤,是为了让妈妈照顾”。

(2)幻想机制,如做“白日梦”和“灰姑娘的故事”。

4.成熟型:

(1)升华机制:如孔子厄而著《春秋》。

(2)幽默机制有益于摆脱窘境。

(3)潜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所有防御机制要先经过压抑,表现为将痛苦“忘了”。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