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料: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与治疗

1.诊断

主要是在Charcot三联征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具备Reynolds五联征即可诊断。但应注意,即使不完全具备五联征,临床上也不能轻易除外本病的可能,需严密动态观察,综合分析,随时作出判断。

2.治疗原则

是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临床经验证实,不少危重病人手术中,当切开胆总管排出大量脓性胆汁后,随着胆管内压降低、病人情况短期内即有好转,血压脉搏渐趋平稳,说明只有解除胆管梗阻,才能控制胆道感染,制止病情进展。

(1)非手术治疗:既是治疗手段,又可作为术前准备。主要包括:

①联合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③恢复血容量,改善和保证组织器官的良好灌流和氧供:包括纠正休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等,以改善和维持各主要脏器功能。非手术时间一般应控制在6小时内。对于病情相对较轻者,经过短期积极治疗后,如病情好转,则可在严密观察下继续治疗。如病情严重或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者,应紧急手术治疗。对于仍有休克者,也应在抗休克的同时手术治疗。

④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支持治疗、吸氧等。

(2)手术治疗:首要目的在于抢救病人生命,手术应力求简单有效。通常采用的是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但要注意肝内胆管引流通畅,因为有的胆管梗阻是多层面的。多发性肝脓肿是本病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应注意发现和同时处理。胆囊造口术一般难以达到有效的胆道引流,不宜采用。

(3)非手术方法置管减压引流:常用方法有PTCD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AD),如经PTCD或ENAD治疗,病情无改善,应及时改行手术治疗。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