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料: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及治疗

1.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应基于:

(1)有明显的反流症状。

(2)内镜下有可能的反流性食管炎表现。

(3)食管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

据以上可做出初步诊断。内镜检查有反流性食管炎存在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病变,本病诊断可成立。对有典型症状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

2.治疗

治疗目的: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睡前进食,抬高床头、降低腹压、禁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戒烟酒。避免服用降低LES的药物。

(2)药物治疗

①促胃肠动力药:机制为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主要药物是西沙必利。

②抑酸药:首选质子泵抑制剂,疗程4~8周。轻、中度患者也可用H2受体拮抗剂,疗程8~12周。

(3)维持治疗

食管炎复发率高达70%~80%,需维持治疗。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和西沙必利均可用于维持治疗,以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最好。

(4)抗反流手术治疗

胃底折叠术是基本术式。手术指征为,严格内科治疗无效者;虽内科治疗有效但患者不能忍受长期服药者;经扩张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食管狭窄者以及确证由反流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

(5)并发症的治疗

食管狭窄可先行内镜下扩张治疗,少数严重纤维狭窄者需行手术治疗。Barrett食管患者需严密随访,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长程维持治疗。有指征者可考虑抗反流手术。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