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死形成的原因
1.血栓形成
梗死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时引起的心肌梗死和脑组织梗死。伴有血栓形成的脚背动脉闭塞性脉管炎可引起脚部梗死。静脉内血栓形成一般只引起瘀血、水肿,但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所属静脉引流肠段的梗死。
2.动脉栓塞
多为血栓栓塞,亦可为气体、羊水、脂肪栓塞,常引起脾、肾、肺和脑的梗死。
3.血管受压闭塞
见于血管外肿瘤的压迫,肠扭转、肠套叠和嵌顿疝时肠系膜静脉和动脉受压,卵巢囊肿扭转及睾丸扭转致血管受压等引起的坏死。
4.动脉痉挛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发生持续性痉挛,可引起心肌梗死。
梗死形成的条件
1.未能建立有效侧支循环
梗死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血管阻塞后能否及时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有双重血液循环的肝、肺,血管阻塞后,通过侧支循环的代偿,不易发生梗死。一些器官动脉吻合枝少,如肾、脾及脑,动脉迅速发生阻塞时,常易发生梗死。
2.局部缺血耐受性和全身血液循环状态
局部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和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如心肌与脑组织对缺氧比较敏感,短暂的缺血也可引起梗死。全身血液循环在贫血或心功能不全状态下,可促进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