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临床上发生于尿道的结石多来自于其上的泌尿系统,特别是膀胱,也可发生在尿道憩室内。
尿道结石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尿痛和排尿困难。排尿时出现疼痛,前尿道结石疼痛局限在结石停留处,后尿道结石疼痛可放散至阴茎头或会阴部。尿道结石常阻塞尿道引起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滴沥、甚至急性尿潴留。有时出现血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及脓尿。
尿道结石诊断
后尿道结石可经直肠指检触及,前尿道结石可直接沿尿道体表处扪及,用尿道探条经尿道探查时可有摩擦音及碰击感。X线平片可明确结石部位、大小及数目。尿道造影更能明确结石与尿道的关系,尤其对尿道憩室内的结石诊断更有帮助。
结石形成病因十分复杂,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未解决。归纳起来,与全身代谢、泌尿系局部感染环境和饮食因素有密切关系。近些年来,有些学者将结石分为两大类,即代谢性结石和感染性结石。
尿道结石还可分为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病因如下:
1.原发性尿道结石 指开始就在尿道内生成的结石,尿道狭窄、感染、潴留性囊肿、黏膜损伤、憩室及异物等为其病因。
2.继发性尿道结石 指结石先在尿道上方的泌尿系统中形成后排入尿道并停留在尿道内,多停留在尿道生理膨大部位及狭窄部的近侧,故尿道结石多见于尿道前列腺部、球部、阴茎部、舟状窝及尿道外口处。
尿道结石治疗
舟状窝内结石小的可用镊子取出,大的不能通过尿道外口者可将结石钳碎或经麻醉后切开尿道外口后取出。
前尿道结石可在麻醉下于结石近侧压紧尿道,从尿道外口注入液体石腊,用钩针钩取,如不能取出,用金属探条将结石推回到尿道球部,行尿道切开取石,但应避免在阴茎部切开尿道取石,以免发生尿道狭窄或尿道瘘。
后尿道结石需在麻醉下用金属探条将结石推回膀胱,再按膀胱结石处理。
尿道憩室合并结石时,应将结石取出的同时切除憩室。
尿道结石合并尿道及尿道周围感染时,应先行膀胱造瘘,尿流改道,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尿道内取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