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料:脑脊液的作用和葡萄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

脑脊液的作用

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淋巴液的作用,它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并缓冲脑和脊髓的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

化验介绍:脑脊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它相当于血糖的60%左右。当发生某些疾病波及到神经系统时,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将发生相应变化。

临床意义:

1.增多:多见于尿毒症、脑肿瘤,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水肿、糖尿病等。

2.减少: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脓肿、梅毒性脑膜炎、低血糖等。

参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成人:2.5-4.4mmol/L福—吴氏法:儿童:3.3-5.0mmol/L

脑脊液颜色变化临床意义

1.无色:除正常外,梅素性神经炎、较轻型慢性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白质炎或脑炎时,脑脊液仍为无色。

2.红色:脑脊液中混有血液。应考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或脑脊髓外伤。

3.黄色:可由于陈旧性出血所致。在患严重结核性及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脊髓肿瘤以及重症黄疸时,脑脊液呈黄色。胡萝卜素血症、麻痹性痴呆、一氧化碳中毒和部分心衰患者,如服用黄色药物,也可使脑脊液变为黄色。

4.乳白色:可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5.微绿色:可见于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所致的脑膜炎。

参考值:正常脑脊液无色透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