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料:库欣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治疗

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又称皮质醇增多症(hvpercortisolism)或柯兴综合征。本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库欣综合征病因

库欣综合征是肾上腺皮质长期过量分泌皮质醇引起的综合征。由于垂体或垂体外肿瘤分泌过量ACTH,使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并继发分泌过量皮质醇称为ACTH依赖性;由于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而自主分泌过量皮质醇称为非ACTH依赖性。

1.ACTH依赖性:

(1)垂体ACTH分泌过量:其中70%~80%是垂体分泌ACTH的肿瘤,大部分是微腺瘤,大腺瘤占10%~20%;垂体ACTH细胞增生占<14%,包括弥漫性、结节性增生,有的有腺瘤形成。因垂体导致的库欣称为库欣病,占库欣综合征的70%.此时双侧肾上腺呈现弥漫增生,一部分呈结节样增生或腺瘤样增生。垂体ACTH癌少见,约1%.

(2)异位ACTH分泌综合征:垂体外肿瘤组织分泌过量ACTH,最常见为小细胞肺癌,占50%,其它可能的包括肺鳞癌、支气管类癌、胸腺癌、胰岛癌、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神经节瘤、胃肠道肿瘤等均可能成为病因。近年增多,报道占大约10%,有的肿瘤分泌ACTH释放激素。

2.非ACTH依赖性:

(1)肾上腺肿瘤:占库欣综合征的20%~30%,大多数为肾上腺腺瘤,以2~4cm大小为主,分泌皮质醇;腺癌较大,10~20cm,可达数千克,常有出血、坏死和囊变,可早期转移。腺癌除分泌皮质醇外,还分泌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等。

(2)罕见肾上腺外肾上腺肿瘤、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小结节性发育不良。

(3)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双侧肾上腺增大,含多个直径5mm以上的良性结节,有时双侧肾上腺增大如拳。垂体CT、MRI检查无异常,与ACTH以外的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上异位表达有关,包括抑胃肽、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受体

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

1、脂肪代谢障碍

特征性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头颈和躯干部的脂肪增多,四肢肌肉萎缩。呈现“满月脸”——颈短而粗、“水牛背”——肩背丰满、“球 形腹”——腹部肥硕,但四肢瘦小。

2、蛋白质代谢障碍

大量皮质醇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形成负氮平衡状态。病人因蛋白质过度消耗而表现的皮肤菲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呈现典型的皮肤紫纹。

3、糖代谢障碍

表现为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对胰岛素治疗不敏感。

4、高血压

80%~90%的病人伴有轻、中度高血压。这与皮质醇促进血管紧张素的形成和盐皮质激素引起水和钠潴留有关。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肾、视网膜的病理改变,其中,继发的心血管疾患是引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多血质

因皮肤萎缩变薄,透明性增加,使毛细血管丛显现所致。表现为颜面潮红充血。

6、疲倦、软弱和腰背酸痛

因肌肉酸痛和骨质疏松而引起。

7、月经紊乱和性功能障碍

女性病人大多出现闭经或月经减少,易生痤疮,有男性化表现。男性病人性欲减退或出现勃起功能障碍。

8、神经精神障碍

病人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激动,烦躁,失眠,抑郁,妄想等神经精神的改变,严重者有时可出现精神变态或精神分裂症等。

库欣综合征诊断

1. 确定是否为库欣综合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皮质醇水平增高和昼夜节律消失;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FC)排出量增高;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或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时增高的尿或血皮质醇水平不被抑制是库欣综合征必需的确诊试验。难以确诊者可考虑胰岛素低血糖试验,如血ACTH及皮质醇水平无明显上升可帮助诊断。

2. 病因诊断:是确立治疗方案的关键。方法:①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库欣病服药第二日24小时尿UFC在80%的患者被抑制到对照日的50%以下,而肾上腺肿瘤及异位ACTH综合征大都不被抑制。过夜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意义相似;②血ACTH水平在肾上腺肿瘤时降低,库欣病时升高,异位ACTH综合征时更高;③CRH兴奋试验及静脉导管分段取血测定ACTH在诊断困难的病例有帮助;④MRI、CT、B超及核素标记的奥曲肽显像等影像学检查对病因鉴别诊断和肿瘤定位必不可少,无论垂体腺瘤、肾上腺肿瘤或异位ACTH分泌肿瘤。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