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病因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诱因
1.冠心病:已成为欧洲75岁以下心力衰竭主要病因。我国近年也上升至首位。高龄者高血压也是心衰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一)基本病因:根据病生理异常,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可分为:
1.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炎、心肌病和冠心病等;
2.后负荷增加: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
3.前负荷增加:二尖瓣返流、主动脉瓣返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诱因:感染、心律失常和治疗不当是心力衰竭最主要的诱因。
1.治疗不当如不适当的合用负性肌力药物:洋地黄用量不足等。
2.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是较重要的诱因。
3.心律失常:特别是室率快的房颤和其他快速心律失常。
4.肺动脉栓塞
5.体力或精神负担过大
6.合并代谢要求增加的疾病如甲亢、动静脉瘘等。
最主要诱因为感染、治疗不当和心律失常
慢性心衰临床表现
(一)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1.症状:
(1).呼吸困难: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
(2)低心输出量的表现疲劳、无力、倦怠劳动耐量下降、夜尿增多、少尿、焦虑、头痛、失眠
(3)其他:咳嗽和咯血。
2.体征:两肺,特别是两肺底常可闻及湿哕音和喘鸣音。心脏听诊可闻及肺动脉第二
心音(P2)亢进,心尖区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以及心脏扩大等原有心脏病的体征。
(二)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1.症状主要为各器官慢性淤血而发生的功能改变,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
上腹疼痛、夜尿增多等,尿中可出现蛋白、管型及红细胞等。
2.体征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可出现:
(1)右室增大。
(2)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肝脏肿大。
(4)水肿系可凹性水肿,多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位。
(5)周围型紫绀。
(三)全心功能不全
同时有左心功能不全和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但因出现右心功能不全时,右心排血
量减少,使左心功能不全所致的肺淤血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反而有所减轻。
慢性心衰辅助检查
(一)一般检查:包括血生化、电解质、尿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和BNP水平的测定(未经治疗者水平正常可排除心衰)。
(二)超声心动图(简单安全,应常规使用):
1.评价心功能:
(1)收缩功能:正常左室射血分数(EF)>50%,运动时至少增加5%.
(2)舒张功能: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为E峰,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心室充盈最大值为A峰,正常时E/A>1.2.
2.发现基础心脏病和对心力衰竭有影响的其他情况。
(三)放射性核素: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和左室射血分数EF.
(四)心-肺吸氧运动试验:用于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劳动耐量。两个主要参数为:
①最大耗氧量(V02max):,心功能正常时>20ml/min·kg;②无氧阈值:心功能正常时此值>14ml/mi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