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热或肺热咳嗽、咳痰不畅、咽喉肿痛宜选用
A、葛根
B、柴胡
C、菊花
D、蝉蜕
E、牛蒡子
标准答案: e
2、 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
A、葛根
B、桑叶
C、升麻
D、蔓荆子
E、牛蒡子
标准答案: d
解析:上述五味药均能发散风热,但只有蔓荆子长于清利头目。
3、 下列发散风寒药中,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
A、羌活
B、辛夷
C、荆芥
D、防风
E、紫苏
标准答案: b
4、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A、葛根
B、升麻
C、柴胡
D、蝉蜕
E、菊花
标准答案: c
5、 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A、柴胡
B、牛蒡子
C、葛根
D、蝉蜕
E、升麻
标准答案: d
解析:蝉蜕能够明目退翳,常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
6、 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
B、薄荷、蔓荆子
C、柴胡、蝉蜕
D、升麻、菊花
E、升麻、柴胡
标准答案: d
解析:发散风热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只有菊花、升麻、牛蒡子三味药
7、 里热积滞,除应用清热药外,还当配合
A、祛痰药
B、泻下药
C、活血药
D、解表药
E、补虚药
标准答案: b
8、 煅用收敛生肌治疮疡不敛及湿疹的药物是
A、地骨皮
B、石膏
C、栀子
D、玄参
E、天花粉
标准答案: b
9、 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A、夏枯草
B、黄芩
C、黄连
D、黄柏
E、苦参
标准答案: d
10、 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的药物是
A、黄柏
B、栀子
C、知母
D、地骨皮
E、生地黄
标准答案: c
解析:一般认为,黄柏、生地能泻肾火、退虚热,不能清肺热、胃热;栀子能清心、三焦火热,不能清胃热、泻肾火;只有知母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退虚热。
11、 外散风热,内疏肝郁,又能利咽透疹的药物是
A、薄荷
B、蝉蜕
C、柴胡
D、菊花
E、葛根
标准答案: a
12、 外感风寒所致颠顶疼痛宜选用
A、白芷
B、细辛
C、蒿本
D、蝉蜕
E、羌活
标准答案: c
13、 治心经有热,烦躁不眠、口舌生疮,宜选用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苦参
E、龙胆草
标准答案: b
14、 下列哪位药可以清热安胎
A、黄连
B、白术
C、知母
D、黄芩
E、黄柏
标准答案: d
15、 芦根与天花粉的相同功效是
A、清热止呕
B、清热解表
C、清热生津
D、清热消痈
E、清热滋阴
标准答案: c
16、 具有透疹功效的药物是
A.防风
B.薄荷
C.牛蒡子
D.桑叶
E.葛根
标准答案: b, c, e
17、 栀子具有的功效是
A、泻火除烦
B、清热利湿
C、凉血解毒
D、消肿止痛
E、滋阴润燥
标准答案: a, b, c, d
18、 清泻肝火,入肝经而治肝火上炎头痛、目赤肿痛宜选
A.苦参
B.夏枯草
C.龙胆草
D.菊花
E.黄柏
标准答案: b, c, d
19、 肺热咳喘选用
A.石膏
B.黄芩
C.射干
D.穿心莲
E.生姜
标准答案: a, b, c, d
20、 入心经清心火宜选
A.淡竹叶
B.黄连
C.栀子
D.黄芩
E.青蒿
标准答案: a, b, c
21、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中华本草》
标准答案: d
22、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体例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标准答案: c
23、 中药的作用是指
A.中药的治疗效用
B.中药的功效
C.中药的不良反应
D.中药的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
E.中药的药性理论
标准答案: d
24、 下列哪项不是寒凉性所表示的作用
A、清热
B、凉血
C、泻火
D、化湿
E、解热毒
标准答案: d
25、 苦燥的含义
A.大黄苦寒,泻热通便,用于热结便秘
B.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泄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
C.苍术、厚朴味苦,能燥湿,治疗寒湿。黄柏、苦参清热燥湿,善治湿热
D.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
E.玄参味苦,质润性寒,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
标准答案: c
26、 关于五味,下列哪是错误的
A.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辛甘酸苦咸等味
B.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C.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D.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E.药味即药物的滋味
标准答案: e
27、 酸味药物的不良作用是
A. 伤津、伐胃
B. 耗气伤阴
C. 收敛邪气
D. 腻膈碍胃
E. 能伤脾胃
标准答案: c
28、 升浮类药物不具有的效用是
A、祛风散寒
B、止咳平喘
C、升阳法表
D、开窍
E、涌吐
标准答案: b
29、 广义的“毒”是指
A、药物的偏性
B、药物的副作用
C、药物的不良反应
D、药物偏性的总称
E、药物的总称
标准答案: d
解析:广义的“毒”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药物的总称,一个是药物的偏性,概括起来就是药物偏性的总称,因此最准确的答案是D。
30、 五味之中,具有燥湿、坚阴作用的是
A、酸味
B、苦味
C、甘味
D、辛味
E、咸味
标准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