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士资格考试:《答疑周刊》2010年第1期

【内科护理学】脉压减小见于: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狭窄

C.老年性动脉硬化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先天性心脏病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

脉压减小见于:

主动脉狭窄时,收缩压明显减低。为了维持血压,周围血管代偿性收缩,舒张压相对升高,脉压减小。

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如心肌炎、克山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等)造成的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使心肌收缩无力,收缩压降低,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较小,故脉压减小。

缩窄性心包炎或心包积液因回心血量受限,心脏不能有效充盈,搏出量减少,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大于舒张压,故脉压减小。

休克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心脏搏出量减小,使收缩压降低。在休克早期,周围血管过度收缩,收缩压和舒张压处于高水平的脉压减小;而休克晚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处于低水平的脉压减小。

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流由搏动性变为非搏动性,使由心脏搏动引发的大动脉搏动回弹力量减弱,故脉压减少。

此外,脉压减少还可见于严重心律失常、黏液性水肿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脉压增高见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数由风湿引起。可伴有其他心脏瓣膜损害,如二尖瓣病变等。患者可从青年时开始发病,病情持续数年至数十年,逐渐加重。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的血液可由主动脉倒流回心脏,造成舒张压减少,脉压增大。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代谢增快,血液呈高动力循环状态,脉压增高。患者表现为高度兴奋,精力充沛,化验结果显示t3、t4升高。

主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钙化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减弱,在心脏舒张期,促使血流继续向前流动的力量减小,使脉压增加。

维生素B1缺乏症如果维生素B1缺乏,可使糖代谢受阻,导致乳酸和丙酮酸堆积,小血管扩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脉压增加。患者可同时出现周围神经炎等表现。

动脉导管未闭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动脉导管开放,主动脉压力高于肺动脉,维持舒张压的血液进入肺动脉,使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该类患者多见于小儿或年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动静脉“短路”可由外伤或手术引起,由于舒张期时大动脉的血液进入静脉,导致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严重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为了满足机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心脏血流速度加快,心搏出量加大,导致收缩压明显增加,舒张压变化不大,脉压增加。

【外科护理学机体调节酸碱平衡最迅速的途径是:

A.肺脏

B.血液缓冲系统

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D.肾脏

E.神经-内分泌系统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

机体的酸碱平衡系统包括:血液缓冲系统、肺脏、肾脏和组织细胞的调节。其中血液缓冲系统的反应最迅速,但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肺脏调节效能最大,30分钟左右达作用高峰;细胞缓冲能力虽较强,但3~4个小时才能发挥作用;而肾脏调节最慢,3~5天达到高峰,但对排出固定酸和保留碱性物质作用最大。

【内科护理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有利于痰液排出

B.增加肺泡张力

C.增加肺泡通气量

D.借助腹肌进行呼吸

E.间接增加肋间肌活动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呼吸常表浅而短促,这种以胸式呼吸为主的表浅呼吸既不能保证肺脏有效的通气量,又易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增加耗氧量,诱发呼吸肌疲劳。运用膈肌做深缓呼吸,改变辅助呼吸肌参与的不合理的浅速呼吸方式,以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无效死腔,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分布,降低呼吸功耗,缓解气促症状。

腹式呼吸主要是靠腹肌和膈肌收缩而进行的一种呼吸,关键在于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吸气时放松腹肌,膈肌收缩,位置下移,腹壁隆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回复原位,腹部凹下,增加呼气潮气容积。呼吸运动中,尽可能减少肋间肌以及辅助呼吸肌做功,使之保持松弛和休息。

【基础护理学】肛管排气时,合适的插管深度和置管时间是

A.7~10cm,30分钟左右

B.10~15cm,20分钟左右

C.15~18cm,30分钟左右

D.15~18cm,20分钟左右

E.18~22cm,1小时左右

学员提问:C为什么不对?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肛管排气法:

(1)病人取左侧卧位。

(2)肛管插入直肠15~18cm.

(3)观察排气情况,如有气体排出,可见瓶中有气泡逸出;如排气不畅,可帮助病人转换体位、按摩腹部,以助气体排出。

(4)保留肛管一般不超过20分钟。这是讲义中的内容,请记住。

【基础护理学】周先生,肺炎病人,口温39.5℃,脉率120次/分,颜面潮红、皮肤灼热,伴有尿量减少。

小题题干:该病人目前处于

A.体温上升期

B.高热持续期

C.恢复期

D.退热

E.恶化期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

发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体温就上升到最高点,称为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体温逐渐升高,在数日内上升到最高点,称为渐升,如伤寒。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

(3)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体温急剧下降称为骤退,如大叶性肺炎;体温逐渐下降称为渐退,如伤寒。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因为该病人口温39.5℃,在根据上述三期的特点进行筛选,不属于退热期,因为没有体现体温是数小时或者数日内上升,所以也不属于体温上升期,所以应该属于高热持续期。

【内科护理学】老师您好:我要提问的是:“凝血时间缩短是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后期还是早期?”

【答案及解析】

(1)延长见于:①严重的肝脏病变,如急性暴发性肝炎、肝硬化。②阻塞性黄疸影响、维生素K及肠道菌群紊乱并影响维生素 K生成,进而影响凝血酶原生成。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④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双香豆素、肝素等)时可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缩短见于:凝血状态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

【外科护理学】切口疝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切口感染

C.放置引流物时间过长

D.术后咳嗽、腹胀

E.切口血肿

学员提问:为什么不是D?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

腹部切口疝多见于腹部纵行切口,原因是:除腹直肌外,腹壁各层肌及筋膜、鞘膜等组织的纤维大体上都是横向走行的,纵行切口势必切断这些纤维;在缝合这些组织时,缝线容易在纤维间滑脱;己缝合的组织又经常受到肌肉的横向牵引力而容易发生切口破裂。此外,纵行切口虽不至切断强有力的腹直肌,但因肋间神经可被切断。其强度可能因此而降低。除上述解剖因素外。手术操作不当是导致切口疝的重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切口感染所致腹壁组织破坏(由此引起的腹部切口疝占全部病例的50%左右)。其他如留置引流物过久,切口过长以至切断肋间神经过多,腹壁切口缝合不严密,手术中因麻醉效果不佳、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而致组织撕裂等情况均可导致切口疝的发病。手术后腹部明显胀气或肺部并发症导致剧烈咳嗽而致腹内压骤增,也可使切口内层破裂而发生切口疝。此外。创口愈合不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很多,如切口内血肿形成、肥胖、老龄、营养不良或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