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资格考试:《答疑周刊》2010年第1期

【内科护理学】脉压减小见于: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狭窄

C.老年性动脉硬化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先天性心脏病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

脉压减小见于:

主动脉狭窄时,收缩压明显减低。为了维持血压,周围血管代偿性收缩,舒张压相对升高,脉压减小。

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如心肌炎、克山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等)造成的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使心肌收缩无力,收缩压降低,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较小,故脉压减小。

缩窄性心包炎或心包积液因回心血量受限,心脏不能有效充盈,搏出量减少,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大于舒张压,故脉压减小。

休克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心脏搏出量减小,使收缩压降低。在休克早期,周围血管过度收缩,收缩压和舒张压处于高水平的脉压减小;而休克晚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处于低水平的脉压减小。

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流由搏动性变为非搏动性,使由心脏搏动引发的大动脉搏动回弹力量减弱,故脉压减少。

此外,脉压减少还可见于严重心律失常、黏液性水肿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脉压增高见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数由风湿引起。可伴有其他心脏瓣膜损害,如二尖瓣病变等。患者可从青年时开始发病,病情持续数年至数十年,逐渐加重。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的血液可由主动脉倒流回心脏,造成舒张压减少,脉压增大。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代谢增快,血液呈高动力循环状态,脉压增高。患者表现为高度兴奋,精力充沛,化验结果显示t3、t4升高。

主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钙化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减弱,在心脏舒张期,促使血流继续向前流动的力量减小,使脉压增加。

维生素B1缺乏症如果维生素B1缺乏,可使糖代谢受阻,导致乳酸和丙酮酸堆积,小血管扩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脉压增加。患者可同时出现周围神经炎等表现。

动脉导管未闭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动脉导管开放,主动脉压力高于肺动脉,维持舒张压的血液进入肺动脉,使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该类患者多见于小儿或年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动静脉“短路”可由外伤或手术引起,由于舒张期时大动脉的血液进入静脉,导致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严重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为了满足机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心脏血流速度加快,心搏出量加大,导致收缩压明显增加,舒张压变化不大,脉压增加。

【外科护理学机体调节酸碱平衡最迅速的途径是:

A.肺脏

B.血液缓冲系统

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D.肾脏

E.神经-内分泌系统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

机体的酸碱平衡系统包括:血液缓冲系统、肺脏、肾脏和组织细胞的调节。其中血液缓冲系统的反应最迅速,但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肺脏调节效能最大,30分钟左右达作用高峰;细胞缓冲能力虽较强,但3~4个小时才能发挥作用;而肾脏调节最慢,3~5天达到高峰,但对排出固定酸和保留碱性物质作用最大。

【内科护理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有利于痰液排出

B.增加肺泡张力

C.增加肺泡通气量

D.借助腹肌进行呼吸

E.间接增加肋间肌活动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呼吸常表浅而短促,这种以胸式呼吸为主的表浅呼吸既不能保证肺脏有效的通气量,又易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增加耗氧量,诱发呼吸肌疲劳。运用膈肌做深缓呼吸,改变辅助呼吸肌参与的不合理的浅速呼吸方式,以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无效死腔,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分布,降低呼吸功耗,缓解气促症状。

腹式呼吸主要是靠腹肌和膈肌收缩而进行的一种呼吸,关键在于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吸气时放松腹肌,膈肌收缩,位置下移,腹壁隆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回复原位,腹部凹下,增加呼气潮气容积。呼吸运动中,尽可能减少肋间肌以及辅助呼吸肌做功,使之保持松弛和休息。

【内科护理学】女性,36岁,来门诊进行体检时,用大头针稍微轻戳病人的皮肤,病人即大声喊叫,此感觉障碍的类型为

A.感觉减退

B.感觉倒错

C.感觉缺失

D.感觉过敏

E.感觉异常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感觉过敏: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一般的阳光特别刺眼;感觉春风的声音震耳欲聋;感觉脚步声像敲鼓的声音等。这类症状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更年期综合征、感染后的虚弱状态。 所以,应该选择D.

【内科护理学】患者女性,27岁。为哺乳期妇女,近2月来头晕、乏力、食欲下降,易激动,查体贫血貌、血红蛋白68g/L,血涂片见红细胞体积小,含血红蛋白量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白血病

学员提问:BC选项为什么不对?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A.

根据题干给出的“血红蛋白68g/L,血涂片见红细胞体积小”可以判断是缺铁性贫血。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征和题干不符,参考如下:

再生障碍性贫血辅助检查

1.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急性再障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慢性型可轻度增多,但绝对值低于正常,白细胞减少,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小板均减少。

2.骨髓象 急性再障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粒、红两系均明显减少。巨核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也相对增多。慢性型增生降低或呈灶性增生,但巨核细胞均减少。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巨型改变以幼红细胞系列最显著,具特征性,称巨幼红细胞系列。巨幼红细胞形态巨大,核染质疏松,呈点网状结构。

【儿科护理学】一健康小儿,前囟约2×2cm,开始出牙,身长65cm,体重7.3kg,可独坐片刻,能发辅音,其年龄大约是

A.12个月

B.10个月

C.8个月

D.6个月

E.4个月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发音阶段:新生儿已经会哭叫,并且饥饿、疼痛等不同刺激所反映出来的哭叫声在音响度、音调上有所区别。婴儿1~2个月开始发喉音,2个月发“啊”、 “咿”、“呜”等元音,6个月时出现辅音,7~8个月能发“爸爸”、“妈妈”等复音,8~9个月时喜欢模仿成人的口唇动作练习发音。

坐:新生儿腰肌无力,至3个月扶坐时腰仍呈弧形;5个月靠着坐时腰能伸直;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并能左右转身。

判断年龄大约是6个月。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