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推拿治疗输尿管结石

  1.一般资料

本组501例中,男314例,女187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70岁。结石部位:左侧输尿管者207例,右侧输尿管者263例,双侧多发结石者31例;结石最大者为1.6cm×1.0cm,最小者为泥砂状。以上病例均经B超或X光摄片确诊。

  2.治疗方法

2.1辨证论治

湿热型(203例):用八正散加味:金钱草60g,石苇30g,滑石、车前子各20g,木通、瞿麦、扁蓄、冬葵子、牛膝各15g,大黄(后下)、青皮、甘草各10g.

气滞型(264例):用二子排石汤加味:金钱草60g,冬葵子、海金砂、滑石、牛膝、三棱、王不留行子、鸡内金、乌药各15g,玄胡、青皮各10g,石苇20g.

肾虚型(34例):用补肾排石汤:黄芪、金钱草各30g,党参、石苇各20g,山茱萸、泽泻、车前子、牛膝、冬葵子、滑石各15g,丹皮、甘草、防己各10g.

以上各型,中药水煎服,1剂/d,分2次服。

2.2推按手法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大拇指,从患者输尿管上段向下段推按寻找痛点。触及痛点后即用力推按,时间一般为3~5分钟,但急性血尿期患者慎用。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内外妇儿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

①痊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或经B超检查结石排出;②好转:症状改善,X线摄片或B超复查,结石变小或部位下移;③无效:症状无改善,X线摄片和B超复查,病变无改变。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3.2疗效分析

痊愈357例,占71.2%;好转97例,占19.4%;无效47例,占9.4%;排石最短者3天,最长者30天,平均10.7天。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

  4.典型病例

徐某,女,45岁。1998年2月6日突发右侧腰部疼痛,下引少腹,伴尿频、尿急、尿痛、恶心呕吐,舌苔薄白,脉弦紧。尿检蛋白(),B超提示:右侧输尿管中段有一1.3cm×1.0cm强光团后伴声影。方用二子排石汤,7剂,又行推按5次后结石排出,经B超复查,无异常。病告痊愈。

  5.体会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将输尿管结石病分为湿热型、气滞型、肾虚型,并施以不同的药物治疗,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结石系有形之物,致腰腹胀痛,固定拒按,而且常因移动致络脉受损而出血,因此气滞血瘀是其主要原因。《临证指南医案》指出:“治淋之法,有通有塞,当要分别,有瘀血积塞溺道者,宜先通……”。故治疗时除辨证论治外,运用推按手法,能促进气血流通,使气行血行,有利于加快结石排出。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