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上砂 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可用。”并在其主治项下曰:“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由此可见,杓上砂即长期淘米用的木杓或葫芦瓢杓上的砂状物。
.石鳖 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石鳖生海边,形状大小俨如 虫,盖亦化成者。虫俗名土鳖。”据考,以上所述石鳖为石鳖科动物一种石鳖 (Chiton sp.) 的化石。
.雷墨 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引《刘恂岭表录异》云:“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翳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铮然,光莹可爱。”据考,雷墨即墨曜岩。
8.黄矾 李时珍将唐代《新修本草》所载“黄矾亦疗疮生肉,兼染皮用之”分别引入该药集解和主治项下。在该药集解项下,李时珍曰:“黄矾出陕西瓜州、沙州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色者充之,非真也。波斯出者,打破中有金丝纹,谓之金线矾。”考金线矾,在《海药本草》中已有记载,并引《广州志》云:“生波斯国,味咸、酸、涩,有毒。主野鸡瘘痔,恶疮疥癣等疾。打破内有金线纹者为上,多入烧家用。”据考证,黄矾系硫酸盐类矿物黄矾(Fibroferrite) 的矿石,常为细小纤维状的集合体,淡黄色,有绢丝状或珍珠状光泽,微透明,主要含硫酸铁。李时珍在黄矾气味、主治和附方项下未作任何药用价值阐述,而是全部转引了《新修本草》、《海药本草》、《千金方》等前人医药著述中有关黄矾的内容。由此可见,该药早在前人著述中已有详细药用记载,并非李时珍新增药物。
9.汤瓶内硷 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此煎汤瓶内澄结成水硷,如细砂者也。”考汤字,有开水之义。汤瓶内硷,即硬水(如井水、河水等)煮沸后所含矿质附着于开水瓶内逐渐形成的块状物或砂状物,俗称水锈。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镁等。李时珍在该药附方项下,转引了宋代《圣济总录》治疗消渴引饮的方剂。可见,该药早在前人医药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