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章节练习题一

中医基础理论(A1型题1)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 1 题 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A.心脉

B.胸腔

C.全身

D.脉外

E.三焦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元气根于肾中,通过三焦,分布全身。《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三焦为元气运行的通道。

第 2 题 火脏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以阳气为用,温通全身血脉,为火脏。

第 3 题 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若雾露之溉

B.主气之升发

C.通行宗、营、卫三气

D.原气之别使

E.主宣发与肃降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上焦是指膈以上的脏器和组织,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上焦的功能实际上是对心肺功能的概括,主气的升发和宣散。由于上焦位置最高,故其特点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灵枢.决气》:上焦升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将其概括为上焦如雾。

第 4 题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第 5 题 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因素是

A.心肺脾功能障碍

B.肺脾肝功能障碍

C.脾肝肾功能障碍

D.肝肾心功能障碍

E.肺脾。肾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肺、脾、肾、三焦以及肝、膀胱等脏腑的功能活动有关。由于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所以水液代谢与肺、脾、肾及三焦的关系尤为密切。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劳逸等致病因素侵犯人体,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影响水液代谢,水液代谢障碍,便可聚湿而生痰饮。

第 6 题 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A.从足走头

B.从头走足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头

E.从足走腹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第 7 题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

B.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

C.为阳邪,性炎上

D.为阳邪,多挟湿致病

E.为阳邪,性炎热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升腾向上,故属阳邪。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热、汗出、脉洪数等症。因其炎上,故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

第 8 题 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肺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E.脾与心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调节着人体的生殖机能,称为藏泄互用。

第 9 题 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阴阳转化关系的具体体现。

第 10 题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阴邪,易阻气机

B.其性重浊,可致周身酸痛

C.易伤肺,出现咳嗽痰少症状

D.其性粘滞,病难速愈

E.其性凝滞,引起疼痛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之意。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阴寒之邪侵袭人体,损伤阳气,就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