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药师考试《中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1.祛风湿,通经络,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宜选( )

A.海风藤

B.络石藤

C.蕲蛇

D.木瓜

E.薏苡仁

答案与解析:ABCDE

薏苡仁的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主治病证:(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2)脾虚泄泻。(3)湿温病邪在气分。(4)湿痹筋脉拘挛。(5)肺痈,肠痈。

2.下列哪项不是地骨皮的主治病证( )

A.阴虚发热

B.内热消渴

C.气虚发热

D.肺热咳喘

E.血热吐血

答案:C

解析:地骨皮的主治病证包括:①阴虚发热,盗汗骨蒸。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常与知母、鳖甲、银柴胡等配伍。②肺热咳嗽。善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常与桑白皮、甘草等同用。③血热出血证。④内热消渴。

3.蝉蜕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

A.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B.破伤风

C.小儿惊哭夜啼

D.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E.风寒感冒,温病初起

答案与解析:E

此题考查发散风热药——蝉蜕的应用。蝉蜕的主治病证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蝉蜕甘寒清热,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宜肺利咽、开音疗哑,故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症见声音嘶哑或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②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宣散透发,疏散风热,透疹止痒。③目赤翳障。入肝经,善疏散肝经风热而有明目退翳之功。④急慢惊风,破伤风证。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可凉肝息风止痉,故可用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证。⑤小儿夜啼不安。

4.治疗虚冷便秘,宜选用( )

A.明矾

B.雄黄

C.硫黄

D.升药

E.硼砂

答案与解析:C

解析:硫黄的主治病证包括:①外用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尤为治疗疥疮的要药。如《肘后方》治疥即单取硫黄为末,麻油调涂用。②内服治阳痿、虚喘冷哮、虚寒便秘。乃纯阳之品,入肾大补命门火而助元阳。

5.生姜和半夏配伍,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性,生姜对半夏而言是( )

A.相须

B.相使

C.相杀

D.相畏

E.相反

答案与解析:D

相杀: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畏:指药物之间的互相抑制作用,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减。如半夏畏生姜。

相畏与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的两种提法。

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入咽喉”,令入咽痛音哑,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大为缓和。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畏。

6.上能治肝胃寒气上逆之巅顶痛,中能治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下能治寒湿下注之脚气疼痛的药是()。

A.木瓜

B.薏苡仁

C.吴茱萸

D.山茱萸

E.藁本

答案与解析:C

【解析】吴茱萸的应用:

①寒凝疼痛。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

②胃寒呕吐 .善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

③虚寒泄泻。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7.下列哪项不是地骨皮的主治病证()。

A.阴虚发热

B.小儿疳热

C.气虚发热

D.肺热咳喘

E.血热吐血

答案与解析 地骨皮甘寒,人肺、肾、肝经,为清凉益阴之品。既能退虚热、凉血热、泄肺热,又略兼益阴而生津。

功效:退虚热,凉血止血,清肺火,生津。

主治病证:①阴虚发热,有汗骨蒸,小儿疳热。 ②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③肺热咳嗽。 ④内热消渴。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