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肿瘤病理类型和发病率

纵隔划区: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的水平连线为界——上、下纵隔

中纵隔——内脏器官纵隔;

前纵隔——气管、心包前面的间隙

后纵隔——气管、心包后方(包括食管和脊柱旁纵隔)

病理类型和发病率

纵隔组织和器官较多,胎生结构来源复杂——肿瘤种类繁多。

原发性肿瘤——良性多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恶性

1.神经源性肿瘤(neurogenictumour)

多来源—交感神经,少—外围神经。

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内。

以单侧多见。

一般无明显症状,长大压迫神经干或恶变侵蚀时可发生疼痛

1)植物神经系统肿瘤:大多起源交感神经。

恶性——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少数发生于迷走神经的神经纤维瘤

(2)外围神经的肿瘤:

良性——有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多脊神经根或其近侧段,少数来自肋间神经。

恶性——者有恶性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肉瘤

2、畸胎瘤与皮样囊肿

多位于前纵隔,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和畸胎瘤(含外、中、内三种胚层组织)

畸胎瘤——囊壁常有钙化,内有结缔组织、表皮、真皮及皮脂腺等。囊内多为褐黄色液体,皮脂、胆固醇结节、毛发。实体部分有骨、软骨、肌、支气管、肠壁及淋巴样组织等。

10%畸胎类瘤为恶性。

3.胸腺瘤(thymoma)

多位于前上纵隔。

分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混合型,潜在恶性,易浸润附近组织器官。

15%合并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异常。

4.纵隔囊肿(mediastinalcyst)

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或称胃肠囊肿、前肠囊肠或肠源性囊肿)、心包囊肿

胚胎发育部分胚细胞异位

三种囊肿均属良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边缘界限清楚。

5、胸内异位组织肿瘤

胸骨后甲状腺肿、甲状旁腺瘤、淋巴源性肿瘤

淋巴源性肿瘤——多系恶性肿块常呈双侧性且不规则。淋巴源性肿瘤不宜手术,多采用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

6.其他肿瘤:血管源性、脂肪组织性、结缔组织性、来自肌组织等间叶组织肿瘤。较为少见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