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临床症状表现

心肌梗死临床表现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点,医学教育网的小编特搜集整理了心肌梗死临床症状表现的相关复习资料,供广大的考生学习参考!

通常,“心肌梗死”这一术语反映了长时间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丧失(坏死),它是血液灌注供与求平衡失调的结果,临床上可通过病人的病史和心电图等检查发现。缺血症状包括劳力性或静息性胸痛、上腹部疼痛、臂痛、腕部疼痛或下颌疼痛。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疼痛通常持续20分钟以上,但是也可以短于20分钟;可以先发生在胸部中央或左侧胸部,然后向上臂、颌部、背部或肩部放射;通常呈非剧烈性或高度局限,并巳可以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值得注意的是非典型疼痛可以发生在上腹部(常常与消化不良混淆)、臂、肩、腕、领或背部,而不发生在胸部。这种疼痛在本质上呈非体位性疼痛,活动疼痛部位的肌肉对疼痛没有影响,疼痛也不会由于深呼吸而加重。缺血症状还可能为无法解释的恶心、呕吐,继发于左心室功能衰竭的呼吸困难和不能解释的无力、眩晕、晕厥或多个上述症状并存。这些症状可以伴或不伴有胸痛。尽管许多病人有前述症状,但是医生对他们的主诉却未引起重视,甚至错误的诊断为另一种疾病,例如消化不良或病毒综合征。当然,心肌坏死的发生也可以没有症状,而只是在心电图、心脏影像或其他检查时发现。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