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腹泻性大肠杆菌肠炎是由能使对人体发生腹泻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组疾病。
根据发病原理、临床特征、流行特点和菌体O抗原血清型的不同,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和粘附性大肠杆菌( EAEC)。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 所致,为大肠杆菌性腹泻中最常见者,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疾病。主要血清型是O111,占50%,其他尚有O114、O128、O55、O20、O119、O86、O125、O127等。主要通过污染食物和水而传播,偶也可经呼吸道被感染。5 ~ 6月发病高峰。2岁以下儿童多见,有时也可侵犯成人(局部流行)。致病过程是菌体直接粘附肠上皮,而导致损伤、坏死、溃疡,出现腹泻。也可分泌非洲绿猴细胞毒素出现分泌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