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资料:霍乱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

确诊依据:下列3项中有一项阳性,可确定诊断。

①有泻吐症状,粪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

②霍乱流行期间,有典型症状,便培养阴性,但血清抗体测定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

③在疫源搜索中,粪便培养出霍乱弧菌,在检前或检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及明显的霍乱接触史,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治疗:

原则:综合措施休息、饮食、对症治疗、合适的抗生素应用及补液。液体及电解质的及时并足量补充是治疗的关键。

(一)对症治疗:严格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6日以后,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每日一次,连续7次阴性;胆汁培养每周一次,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二)补液治疗:

输液总量应包括:入院前累计损失量+入院后继续损失量+每天的生理需要量。

静脉补液用于重度脱水病人及不能口服的轻、中度脱水病人;轻、中型病人可口服补液。

(三)抗菌治疗(辅助治疗)

作用:减少排菌量,缩短排菌期,减少腹泻量。

药物: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呋喃唑酮(痢特灵)。上述药物可选择一种,疗程3天。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