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包积液与心包压塞:病因
心包转移癌:常见于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大肠癌、前列腺癌等;
偶见心包及心脏原发肿瘤:主要有心包间皮瘤、心肌瘤、心包囊肿等;
放射性心包炎:心包受照射累积达到45Gy易出现。
恶性心包积液与心包压塞:诊断
慢性心包积液即使超过1000ml也不一定产生心包压塞,但急性心包积液200-250ml即可出现心包压塞症状,可作出诊断;
循环障碍症状:端坐浅呼吸、发绀、发热、乏力、出汗、躁动、濒死感,严重时甚至意识不清,可呈休克状;
压迫症状:积液压迫肺、气管、食管、大血管,造成肺淤血,声嘶、吞咽困难等。
疼痛:多位于心前区。左侧卧位、深呼吸时加重,坐位前倾时减轻;
体格检查:心前区扩大,无心尖搏动,心音低钝遥远,心包摩擦音(少量积液时),颈静脉怒张,奇脉、肝大、腹水、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包括X片、CT、MRI、超声等。心电图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
恶性心包积液与心包压塞:治疗
1.心包穿刺是缓解、救治心包积液和心包压塞的最重要措施。如穿刺成功,压塞症状常立即缓解;
2.近年开展的心包内注射管抽液法较传统方法更为安全、简便、有效,可留管反复抽液注射药物。心包腔内注入的化疗药物可依原发肿瘤的种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