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及有病变部位特征和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UC)会产生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可有腹胀,病情持续可出现衰弱、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水与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其中黏液脓血便是UC活动期的重要表现,而腹痛多为下腹和左下腹的阵痛,多可以在便后缓解。

克罗恩病(CD)同样会出现腹痛,但多位于右下腹和脐周,间歇性发作。腹泻也是常见症状,又是还可以触及腹部包块。瘘管的形成是CD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发然和营养不良时本病较为明显的全身性表现,在青春期的前患者常有生长发育迟滞。

从病理上区分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主要是在于病变的部位的特征:

溃疡性结肠炎(UC)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逆行发展也可以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肠。

克罗恩病(CD)这可以同时累及回肠末段与邻近的右侧结肠,或者只涉及小肠或结肠。也可以涉及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但少见。病变呈节段性或者跳跃性,溃疡增大、融合后形成纵行溃疡和列席溃疡,黏膜呈鹅卵石样外观。这个是临床内镜区分UC和CD的重要指证。

在治疗上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基本相似一般的对症治疗,流质半流质饮食,纠正水电介质平衡,严重者禁食,予以完全的肠道营养等。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的课输注白蛋白。有继发感染的积极抗生素用上。

在药物治疗方面氨基水杨酸制剂(美沙拉嗪、奥沙拉嗪),如果效果不佳并且诊断明确的可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则可以试用免疫抑制剂。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