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资料:Q波心肌梗死特征性改变与动态性改变

大部分AMI患者作系列心电图检查时,都能记录到典型的心电图动态变化,但是许多因素限制了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定位的能力,这些因素有:心肌损伤的范围,梗死的时间及其位置,传导阻滞的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在,急性心包炎,电解质浓度的变化及服用对心脏有作用的药物。不过,标准12导联心电图的系列观察,仍然是临床上进行梗死的检出和定位的有用方法。

1.特征性改变

Q波心肌梗死者,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以下特征性改变:①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②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③T波倒置,往往宽而深,两肢对称。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上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在无Q波心肌梗死中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患者,则不出现病理性Q波,会发生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

2.动态性改变

有Q波心肌梗死者:①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②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到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以后70%~80%永久存在;③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2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是为亚急性期改变;④数周至数月以后,T波呈V形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为慢性期改变,T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在数月到数年内逐渐恢复。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