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切开后吸入性肺炎的护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管切开性肺炎护理的深入分析,以实际应用为目标,试图应用新的护理模式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术前详细评估病人的耐受程度,严格把握适应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神志、面色、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支气管镜操作更简单、方便、创伤小、病人术中、术后反应轻,治疗效果显著,使吸入性肺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关键词】支气管镜 吸入性肺炎 护理

目前,支气管镜术已成为诊断与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与治疗方法,可引起窒息、出血、哮喘发作等多种并发症。我院于1996年4月~2008年1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疗法治疗气管切开术后吸入性肺炎137例,对其临床资料、护理分析、讨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37例气管切开术后吸入性肺炎患者,男82例,女55例,年龄15~81岁,平均52.3岁,头部外伤38例,脑出血20例,脑梗死22例,胸椎部外伤1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6例,一氧化碳中毒1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肺癌术后8例,食管癌术后3例,氯氮平中毒11例;右肺下叶67例,中叶2例,右中下叶13例,左肺下叶18例,舌叶12例,双肺下叶6例。病人均有误吸史,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咯痰、胸痛、发热等症状,胸片或CT示:肺炎、肺不张或肺气肿。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因缺乏对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的了解,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术前应向病人耐心细致地说明支气管镜检查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向家属讲明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取得合作。必要时给予安定10mg肌注。

1.2.2术前准备

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电图、出凝血时间、经血传播疾病的检查,由病人或家属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禁食4h,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以减少支气管分泌物、减轻迷走神经张力和咳嗽反射。详细了解病史及过敏史。不稳定的心绞痛、近期发生的心肌梗死、不能矫正的严重低氧血症、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对象。此外,有明显出血倾向、肺动脉高压、上腔静脉阻塞或尿毒症是活检的禁忌证。询问有无麻药过敏史,用1%丁卡因烟雾喷喉做鼻咽部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第一次药物剂量宜小,观察5min无不良反应,方可继续用药。

1.2.3术中体位及护理方法

 嘱病人取仰卧位,因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者采取端坐卧位,头稍后仰,颈部用软枕支撑。进行心电监护、吸氧4~5L/min,当血氧饱和度上升为90%以上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者经鼻腔或口腔将支气管镜徐徐插入,进入声门后,逐段注入1%利多卡因,总量不超过300mg为宜。术中认真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时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2.4术中心理护理

 术中护士注意力应高度集中、技术娴熟,使病人在心底里对护士产生高度的信任感,消除病人内心的顾虑。当纤维支气管镜插至咽喉部出现不适时,护士应以亲切的语言予以安慰和鼓励,并嘱咐病人尽量放松,听从医生吩咐,同时指导病人配合护士操作的方法

1.2.5术中治疗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动脉血氧分压下降1.33~2.66kPa,操作应轻、快、稳,避免长时间持续负压吸引加重缺氧。应备好麻醉药、止血药、急救药品和硬支气管镜、气管导管等物品,以防万一,随时应急。对病人先吸除气管内分泌物,可同时将分泌物吸入无菌容器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病理分析。再以0.2%甲硝唑或生理盐水加α-糜蛋白酶进行灌洗,直至灌洗液清亮,无脓性分泌物为止,总量不超过300ml,时间以15~30min为宜。然后自主气管注入庆大霉素16万U加α-糜蛋白酶4000U.

1.2.6术后心理护理

 检查完毕退镜后让病人躺在床上休息片刻,再次对病人进行安慰,告诉患者检查后短时间内会出现鼻咽部不适感,如痰中带血勿紧张,如大量咯血要留院观察。鼓励病人克服困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1.2.7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发热、胸痛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咳嗽、咯痰等,必要时行心电监护、吸氧,并向患者说明术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如:短时间内鼻咽喉不适、疼痛、痰中带血等,应嘱患者将痰咯出。继续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祛痰药等配合治疗。检查后嘱患者少说话多休息,使声带尽快恢复。

在麻醉作用尚未消失时,饮水或进食易误入气管,故病人术后3h内需禁食、禁饮水,3h后可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术中做活检者,应加强随诊,注意观察有无气胸及活动性出血迹象,咯血多者给予止血药治疗。

2结果

137例经纤维支气管检查及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咯痰症状减轻,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动脉血气示:PaO2升高,PaCO2下降,经反复纤支镜检查治疗2~5次,达到缩短疗程。4例因全身衰竭、恶病质死亡,3例因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余无严重并发症,大多数患者经胸部X线或CT复查肺炎吸收。

3讨论

肺组织可随吸入物性质不同出现充血、水肿、出血、坏死,并发细菌感染甚至导致肺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而且在吸入的过程中因呛咳将上呼吸道的细菌吸入下呼吸道而导致肺内感染加重,形成大量脓性分泌物,部分病人因胸痛剧烈不能有效咳嗽,使分泌物积聚,堵塞支气管加重呼吸困难,造成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PaO2、PaCO2应及早经气管镜治疗,清除气道内吸入物,迅速改善呼吸道通气、换气功能,可减少并发症。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